您现在的位置:安徽网 > 99度社区 > 专题汇总 > 2015安徽省年度“献血公益之星” > 文章显示页

周静

周静,女,1974年1月出生,蚌埠市三中教育集团行知实验学校的老师。2008年首次参加无偿献血,共捐献全血400毫升,单采血小板81个治疗量。先后荣获2010-2011年度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铜奖和2012-2013年度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等荣誉。
诗云:不是浮屠不是佛,卿本塔前一青螺。佛前高塔善缘结,我为浮屠献金珞。这是周静作为一个无偿献血者的心声,愿意用自己的血液来救助他人,在点滴之间体现大爱。
第一次献血是单位组织的,周静那时并不了解无偿献血知识,只知道是一件很好的事情,就愉快地去了。三十岁生日时,周静觉得自己应该为这个社会做点什么,可是自己的力量那么微小,能做点什么呢?这时她看到报纸上刊登了捐献血小板的知识,她拨通了血站的电话,详细咨询了关于成分血捐献的情况,也了解了成分血捐献的过程和血液的去向。从那时开始,周静就开始定期去捐献血小板。
    第一次捐献血小板时,周静心里非常紧张,工作人员告诉她:血小板在临床上有很重要的作用,可以挽救很多人的生命,有了你们这些志愿者,患者就有了生命的希望。当红色的血液经过血液分离系统把血小板分离出来后,周静找到了自己的方向:我要救助更多的人,也许我的力量是微小的,但是,只要我坚持,只要许多志愿者坚持,更多的生命就会得到希望。
周静平时上班很忙,所以血站给她安排的时间一般都是周末,每次给她打电话,她都说:好,准时到。从来没有迟到过。周末来时,她还会把孩子带来,孩子一开始并不清楚妈妈为什么要献血,随着来的次数增多,孩子逐渐明白了妈妈做这件事的意义。她对妈妈说:妈妈,我长大了也要献血,救助那些生病的人们。身教重于言教,爱的种子已经在孩子的心中萌发。
爱,悄悄地进行,爱的种子在周静的心中生根、发芽、长大。她已经坚持了很多年,她还要继续坚持下去,用自己的生命,照亮患者生命的灯,让这些灯更亮些吧!